新闻公告 > 新闻资讯

闵行马桥将建设“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”,方案公布

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选址位于闵行区马桥镇及其周边区域,面积约15.7平方公里。试验区分为产业创新发展区和应用综合实践区两部分。未来10年,试验区将逐步建成人工智能开发先行区、产业应用特色集聚区、未来城市发展试验区。详见↓

位置示意图

 


1基本情况

(一)智能运载系统

发挥闵行区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基础优势,围绕航天、航空、船舶、电子等核心产业,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,构建相关领域的人工智能国家级平台,重点发展智能无人机、位置服务相关的运载产品及系统,推进相关技术的转移与转化。


(二)智能机器人

在推动达闼机器人及柔性执行器项目群落地的基础上,进一步吸引和争取国内外智能机器人项目落户。面向产城融合,以集成应用产品为切入点,重点发展教育、陪伴、体育、康复机器人,提升试验区家居智能化水平。结合上海电气、上海航天及闵行开发区内相关企业智能化升级需求,重点发展人机协作、智能搬运等机器人产品、核心零部件和系统,创新智能制造应用项目的商业模式和融资方式。


(三)智能感知系统

围绕装备、汽车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需求,重点发展微电子机械系统、激光雷达传感器和动态视觉传感器。推动机器视觉与工业应用深度融合,重点发展机器人3D视觉和AI图像视觉检测等新技术。结合马桥体育产业特色,引进国内外优势专业研发机构,重点发展智能运动、智能图像、智能环境等感知系统,带动高端智能消费传感器产业发展。


(四)智能新硬件系统

瞄准硬件产品智能化升级的发展方向,重点发展智能新硬件识别和交互的产品、系统及平台,发展人工智能特色芯片,引进移动智能、增强现实、虚拟现实、可穿戴等领域智能终端产品创新企业,加快实现智慧娱乐、生活健康等领域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。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,吸引国内外软件设计人才在马桥创新创业,重点发展智能新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,提升设计智能化水平。


2总体思路


总体目标

汇集全球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和科技元素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,创建“智生产、智生活、智生态”的产城共生家园,成为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区域整体开发的创新试验区。


实施计划

按照“一次规划、分步实施”的策略,未来10年,试验区将逐步建成人工智能开发先行区、产业应用特色集聚区、未来城市发展试验区,实施“三步走”计划。


近期:完善顶层架构,关注场景搭建,培育优势企业(2019-2021年)。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场景建设,聚焦城市管理、公共服务、智慧生态等3-5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形成试点示范;引入5-8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,培育50家中小型创新企业,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;营造优越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。


中期:聚焦体系建设,发挥集聚效应,实现示范发展(2022-2025年)。累计引进国际水平的人工智能企业和机构50家,培育8-10家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和100家中小型创新企业,产值突破500亿元;基本实现万物互联、数字融合、应用场景丰富多彩、功能型创新平台潜力迸发、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,形成上海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基地。


远期:汇聚优质资源,打造生态示范,建成实践高地(2026-2030年)。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,形成浓厚的国际化发展氛围,汇聚国际标杆水平的创新机构或团队8-10家;试验区在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各个领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成为未来城市实践高地、新样板,打造千亿产业规模。


3产业发展重点

(一)智能运载系统

发挥闵行区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基础优势,围绕航天、航空、船舶、电子等核心产业,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,构建相关领域的人工智能国家级平台,重点发展智能无人机、位置服务相关的运载产品及系统,推进相关技术的转移与转化。


(二)智能机器人

在推动达闼机器人及柔性执行器项目群落地的基础上,进一步吸引和争取国内外智能机器人项目落户。面向产城融合,以集成应用产品为切入点,重点发展教育、陪伴、体育、康复机器人,提升试验区家居智能化水平。结合上海电气、上海航天及闵行开发区内相关企业智能化升级需求,重点发展人机协作、智能搬运等机器人产品、核心零部件和系统,创新智能制造应用项目的商业模式和融资方式。


(三)智能感知系统

围绕装备、汽车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需求,重点发展微电子机械系统、激光雷达传感器和动态视觉传感器。推动机器视觉与工业应用深度融合,重点发展机器人3D视觉和AI图像视觉检测等新技术。结合马桥体育产业特色,引进国内外优势专业研发机构,重点发展智能运动、智能图像、智能环境等感知系统,带动高端智能消费传感器产业发展。


(四)智能新硬件系统

瞄准硬件产品智能化升级的发展方向,重点发展智能新硬件识别和交互的产品、系统及平台,发展人工智能特色芯片,引进移动智能、增强现实、虚拟现实、可穿戴等领域智能终端产品创新企业,加快实现智慧娱乐、生活健康等领域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。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,吸引国内外软件设计人才在马桥创新创业,重点发展智能新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,提升设计智能化水平。


4应用实践重点

按照“智生产、智生活、智生态”的发展理念,融合运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5G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,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应用综合实践区与城市生活工作深度融合,驱动城区智能运行、迭代创新,实现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“精细化管理、精准化服务、精致化生活”,形成应用示范高地。


(一)推动智能+精细化管理

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试验区“精细化协同管理”,形成全程在线、精准监测、主动发现、智能决策的城市智能治理体系。建设健康环境系统,打造集生活用水循环系统、雨水再生系统、废水处理系统等为一体的水智理系统,以及承载直饮水系统、机器人自动检修系统的全景综合管廊。建设智能交通系统,基于智能路网和车人流数据的感知与分析,实现试验区内交通判断、预测、调度能力。建设垃圾分类管理系统,基于图像识别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结合云平台管理,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。建设政府科学化决策体系,推动多维度数据分析、感情识别等在公共需求预测、社会舆情分析中的应用。


(二)打造智能+精准化服务

以人为中心,打造人工智能辅助公共服务平台,为市民提供精准化、个性化服务。建设智能政务服务系统,加强自然语言处理、服务机器人等在试验区政府热线、门户网站、服务窗口的应用,提升服务效能。推进智能化公共交通服务,融合无人驾驶、车联网、车路协同等技术,建设自适应智能公交环。打造一批智能交互学习、智慧体育赛事、数字文化展演等示范应用,提高教育文化服务体验感。


(三)实现智能+精致化生活

在试验区内先行先试,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,打造未来生活新范式。提升家居生活水平,加快智能个人助手、智能陪护机器人、智能健康设备等广泛应用,推动家居产品智能化升级。推动智能医疗普惠赋能,鼓励人工智能辅助诊断、影像分析、手术诊疗、精准医疗等技术应用推广,建设智能化示范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。促进智能教育提质增效,鼓励人工智能个性化教育实践,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,实现教育资源高效利用和公平分配。加快养老托幼便利服务,依托人机交互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,提升居家照料、健康服务、托幼管理便利化,创新健康养老、托幼服务模式。打造城市智能开放空间,建设全景应用街角、全链孵化街区、全天候公园等,融合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、智能感知、智能语音等技术,实现科技产品全景应用和居民智慧体验。


来源:上海发布

资料中国上海门户网站



发表时间:2019/7/30